周一,美国总统拜登听取了共和党提出的一项规模小得多的疫情纾困计划,同时舒默和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提出了一项预算决议,跨出越过共和党支持通过法案的和解程序的第一步。两党对于刺激法案意见不统一造成的拖延和担忧情绪给黄金带来了潜在的下行风险。
共和党议员提出了一项618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美国总统拜登周一与其会面
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周一与10名共和党参议员进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的会面,民主党人正在决定是削减他们的援助提案以赢得共和党的投票,还是单独推进。会议结束后,缅因州共和党参议员柯林斯称这次会议“富有成效、亲切”。她说,“虽然尚未就一揽子计划达成了一致,但双方同意就援助计划“进一步跟进和讨论”。
由10名共和党议员组成的小组周日推出一项刺激计划,旨在削减拜登总统提出的1.9万亿美元计划。根据共和党的计划,这些支票的总额估计将达到22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揽子计划,包括增加疫苗、儿童保健、增加失业保险和营养福利的资金,估计将耗资6180亿美元。相比之下,拜登的计划要求每人发放1400美元的支票,直接支付的成本估计为4650亿美元,总计1.9万亿美元。如果这些共和党参议员提出的新计划获得批准,那么下一轮的疫情纾困支出可能会低于1400美元,惠及的人也会更少。
两党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高级副主席、前参议院工作人员霍格兰(Bill Hoagland)说,共和党的提议可能是“谈判的开端”。虽然这一方案可能会失去一些民主党人的支持,但这一妥协方案可能会获得一些共和党人的支持。霍格兰说,新一届白宫政府面临着艰难的平衡,这对拜登总统来说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一提议将在多个方面缩减拜登的提议。首先,直接受助人将少得400美元。该计划还将开始在个人年收入4万美元时逐步缩减,而总统的提议是75000美元。根据共和党的提议,这些支票的上限为收入不超过5万美元。
该方案将把每周3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维持到6月,而拜登的方案将把每周400美元的补助金维持到9月。共和党的计划也不会给州和地方政府带来任何新的救济,这忽视了民主党的优先事项。
共和党为学校拨款200亿美元,而拜登计划中为K-12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拨款1700亿美元。
民主党针锋相对,欲强行闯关预算决议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周日称,共和党的计划不够充分,他所在的民主党警告称,如果现在不支出,未来几年将造成更多痛苦。在与共和党人会面时,拜登将努力在两党合作的愿望和采取果断行动缓解健康和经济危机的呼吁之间取得平衡。
民主党人警告说,拖延会造成损害,他们继续推进这一棘手的程序,使他们能够在国会没有共和党人投票的情况下批准一项法案。舒默和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提出了一项预算决议,这是使用只需要多数票就能通过的和解程序的第一步。众议院计划本周通过该法案。
舒默和佩洛西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希望,共和党人将以两党合作的方式,支持为他们的社区提供援助,但美国人民不能再承受任何拖延,国会必须采取行动,防止更多不必要的痛苦。”
另一位关键的民主党人完全拒绝了共和党的框架。即将上任的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成员怀登(Ron Wyden)认为共和党的救助计划规模太小,无法提供美国人民所需要的救济。他批评将联邦失业救济延长到6月的决定,称“我们不能每隔几个月就坐一次过山车。”
怀登在声明中说:“那些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工作的工人不应该总是担心他们会在一夜之间失去收入。将福利延长至少六个月是必要的,”
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拜登或通过和解达成纾困计划
如果拜登不能与共和党议员达成协议,他将为在没有共和党人的情况下通过一项法案敞开了大门。他周五对记者说。“我支持在共和党人的支持下通过疫情纾困方案,如果我们能得到它,但疫情纾困法案必须通过,没有如果和但是。”
民主党人需要10票参议院共和党人的赞成票才能克服拖延战术并通过一项救济法案。赢得周一前往白宫的这些人的支持,民主党人将获得足够的支持,使立法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然而,双方面临的挑战是要在1.9万亿美元和6180亿美元的价格之间找到妥协方案。
刺激法案前景未明,另一方面由于CBO上调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预估至4.6%,经济恢复比预期更加强劲,可能会引发人们对于刺激措施的担忧。目前在飙升的银价带动下,金价微涨。但刺激措施受阻可能会给黄金带来新的压力。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国外数据网站EV Sales Blog公布2020年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统计数据:超过136万辆.
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欧洲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281171辆,同比增长了254%,并占到当月欧洲市场总销量的23%。
从2020年全年来看,欧洲共登记了约136.7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142%。市场份额方面,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整个欧洲车市份额11%,其中纯电车型占比6.2%,插电混动车型占比4.8%。
从车型上来看,在12月大众ID.3后来居上,一举超越特斯拉(TSLA.US)Model 3和雷诺ZOE夺得销量冠军,展示出了大众MEB平台新车强劲的竞争力。2020年全年,欧洲老牌畅销纯电动车雷诺ZOE依然以近10万台的销量成绩占据榜首,紧随其后的分别为特斯拉Model 3、大众 ID.3和现代KONA EV。
财联社(上海,编辑 吴斌)讯,北京时间周四晚间,美国商务部公布GDP数据,尽管第四季度经济小幅反弹,但2020年GDP仍萎缩3.5%,创下1946年以来新低,也是2009年以来首次录得负值。
(来源:BEA) 2020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为4.0%,基本符合预期,前值为33.4%。出口、非住宅固定投资、消费者支出、住宅投资等领域提振了四季度GDP,而联邦、州和地方各级政府支出全面下降则拖了后腿。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下美国经济支柱消费部分支撑了经济,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经济的比例高达68%,第四季度增长了2.5%。私人总投资增长了25.3%,政府支出和投资下降了1.2%。
与此同时,周四公布的初请数据略好于预期,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84.7万人,预估为87.5万人,前值上修为91.4万人。
由于疫情仍在美国肆虐,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仍不好过。PNC首席经济学家古斯·弗彻(Gus Faucher)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非常疲软,年化率不到1%。年初创纪录的感染人数使得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各州对经济活动重新施加了更多限制,尽管采取的方式比大流行初期要有针对性。”
新一波疫情的影响已经实实在在反映在就业数据上,去年5月到11月,美国恢复了1250万个工作岗位,但12月再度损失14万个。
不过市场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后美国经济增长会加速,随着疫苗接种人群越来越多,预计今年晚些时候经济将强劲反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就曾形象地表示:“对经济而言,没有什么比接种疫苗的人更重要的了。”
周四市场将会重点关注美国的GDP和就业人数数据等。
周三,美联储宣布维持0%-0.25%的利率不变,并随后公布政策声明表示,新冠疫情给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近几个月,经济活动和就业复苏的步伐已经放缓。
还需要注意的是,疫情状况仍然严峻,周三英国新冠病毒死亡总人数超过了10万人,英国将继续封锁,美国的全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经达到25540461例,死亡人数达到427513例。
疫情的持续和美联储的悲观论调,大幅拉升了市场避险情绪,美元周三受到避险买盘提振,但金价承压。
此外,对于美国股市近期的波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关于当前市场波动的公告,称正努力与美国其他监管部门评估当前的市场表现,SEC正主动地监控期权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正在评估那些受监管的实体(公司)和金融中介结构的活动。
北京时间1月28日03:00,美联储将举行2021年的首次利率决议,这也是拜登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联储举行的首次会议。美联储目前面对的一个难题是,不断增加的新冠病例阻碍美国的经济复苏。不过,进入新的一年后,美国也可能迎来更多的财政援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烈主张,要通过这些援助来抵消疫情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1月26日,市场分析师Colby Smith撰文指出本次美联储决议存在五大看点,指出美联储官员投票权轮换和空缺理事的任命可能令美联储更为鸽派。
美联储2021年首次决议的五大看点:
①美国经济是否迎来拐点?
自美联储召开2020年12月的会议以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的经济复苏已失去动力。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依然高得惊人,零售额则出现大幅下滑。
尽管美国未来几个月的经济前景已变得黯淡,但下半年有望实现更强劲的反弹,可能促使美联储维稳政策。
本周的美联储声明不太可能大幅调整美国经济预期,但鲍威尔可能指明短期前景,并透露他对2021年晚些时候美国经济的信心是否依然坚定——尤其是考虑到人们对疫苗推广速度的担忧。
自2020年12月以来,随着首批9000亿美元刺激方案的通过,美国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但新总统拜登正试图做得更多,一上台就尝试推出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即使像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策略师所预测的那样,共和党可能将其规模削减至1万亿美元,但这仍能对美国经济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②是否支持新政府推行更多刺激计划?
这次将是拜登入主白宫以来的美联储首次利率决议,鲍威尔可能澄清他对新政府首要立法事项(即刺激计划)的立场。
鲍威尔毫不掩饰自己对上一项财政协议的支持,目的是在冬季为美国的经济复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但是,他是否仍然相信额外的财政支持是必要的,或者他是否同意许多共和党人的看法,认为拜登政府的提议可能有些过分?如果鲍威尔真的支持进一步的行动,哪些领域应该是优先考虑的?这些都是市场所关注的问题。
③是否缩减债券购买?
鉴于美国经济预计很快加速强劲反弹,投资者正高度警惕美联储最早2021年就缩减对金融市场支持的信号。
本月早些时候,一些亚洲国家的央行行长猜测,美联储可能会在2021年底前开始逐步缩减其每月1200亿美元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这一猜测震惊了利率市场。包括主席鲍威尔和副主席理拉里达在内的美联储高级官员积极推后了时间表,强调了疫情造成美国经济严重萎缩,以及过早退出QE的风险。
预计鲍威尔将在周三决议上重申美联储的承诺,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投资者警告称,美联储可能很快就不得不考虑退出QE。
鉴于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经济学家们上调了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衡量通胀预期的市场指标也大幅飙升,美国通胀保值证券(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得出的10年期盈亏平衡利率攀升至远高于2%的水平。
Amundi美国首席投资官陶贝斯(Ken Taubes)表示:“我们相当乐观地认为,到2021年夏秋两季,美国的经济环境将与现在大不相同。”
④美联储官员投票权轮换和空缺理事的任命
FOMC将于本周任命一批新的投票委员,他们将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立场发表意见。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和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都是年度轮换人选。他们将取代费城、克利夫兰、达拉斯和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获得2021年的投票权。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金融经济学家博斯特扬契奇(Kathy Bostjancic)表示,这四名新的投票人员让该委员会的“组成略微更加鸽派”。这使得美联储不太可能大幅偏离其为度过疫情危机而采取的超宽松政策。
博斯特扬契奇预计,一旦拜登提名某人填补最后一个美联储理事职位,美联储的立场将更加鸽派。此前,美国参议院否决了谢尔顿(Judy Shelton)的理事提名。特朗普提名谢尔顿为美联储理事,但谢尔顿因为政策立场的多变饱受批评。自那以后,这个理事职位就一直空缺。
⑤能否和美国新财长耶伦好好合作?
鲍威尔还可能回答有关美国财政部新领导层的问题。此前,美国参议院批准美联储前主席耶伦出任美国下一任财长。
2020年年底,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就多个贷款计划的命运发生争执,之后耶伦被提名为美国财长。这些贷款计划旨在帮助小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应对疫情引发的金融恐慌。当时的财政部长姆努钦不顾美联储的意愿,拒绝在12月31日到期后延长这些贷款。
随着市场飙升至历史新高,恢复这些计划的紧迫性有所减弱。但博斯特扬契奇补充称,如果波动性恢复,拜登控制下的财政部将更愿意与美联储合作。
从以上消息可以看出,美联储本周料维稳,而投票权的轮换和最后一位理事的任命很可能令美联储更为鸽派,鲍威尔可能会进一步淡化提前缩减购债规模的预期,这将在中长期令美元指数承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周二上调202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估,提振对于全球经济从疫情中复苏的希望,这使得美元指数在周二下跌0.2%,因为其避险需求降温。分析师认为,美元短线仍面临进一步下行风险。
驻悉尼澳洲联邦银行汇市分析师Joseph Capurso表示,“全球经济前景越强,美元就越弱,鲍威尔将明确表示他们不认为短期内会解除非常宽松的政策立场,而这将拉低美元。”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早间披露,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5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202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71.1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11月份加快4.6个百分点。
按照企业类别划分,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860.8亿元,比上年下降2.9%;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445.3亿元,增长3.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234.1亿元,增长7.0%;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261.8亿元,增长3.1%。
2020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553.2亿元,比上年下降31.5%;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5795.1亿元,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167.8亿元,增长4.9%。
2020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5个行业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4.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0.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0%,纺织业增长7.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9%,汽车制造业增长4.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83.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26.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7.5%。
周二欧市早盘,美元小幅走高,延续昨日升势,此前迹象显示美国刺激计划的出台的时间和规模都可能不如预期,同时市场等待美联储会议提供未来货币政策的更多线索。
过去几个月,因预期美国将出台新一轮刺激计划支撑经济,风险情绪回升,施压了避险货币美元。数据显示,押注美元持续下跌的合约数量在上周触及近十年来新高。此前,自去年3月以来,美元持续下跌。
然而,因一些共和党议员反对如此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市场开始怀疑拜登总统提出的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能在何时通过以及规模能保留多少。与此同时,增幅仍处于高位的美国确诊病例预示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可能依然缓慢。
有鉴于此,市场预计会格外关注本周的美联储会议,这次会议是拜登政府上任后美联储的首次货币政策会议。会议将于周二开始并于周三结束。
外界预计,美联储将在会议上承诺竭力支持经济并保持利率稳定,同时该行还可能提供更多有关经济前景的看法。
北欧银行(Nordea)分析师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最大的问题在春季,届时美国政府会发行大量债券,而鲍威尔是否愿意配合。我们怀疑美联储不会扩大量化宽松为拜登提供流动性,尤其是如果通胀大幅上升。”
周二经济数据相对较少,市场注意力集中在本周晚些时候发布的美国第四季度GDP上。分析人士预计,由于美国仍在艰难应对新增确诊人数高企的问题,数据会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弱。
截至北京时间17:15(美国东部时间凌晨04:15),衡量美元兑六种贸易加权主要货币走势的美元指数期货涨0.05%,报90.422。
美元/日元涨0.07%,报103.80。英镑/美元跌0.18%,报1.3650。对风险胃纳高度敏感的澳元/美元跌0.16%,报0.7696。
其他货币方面,由于意大利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欧元/美元下跌0.05%,至1.2132。意大利总理孔特(Giuseppe Conte)预计将于今日辞职,等待该国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授权其组建得到议会多数支持的新政府。
周四(7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了第29期行情周报。上周贵金属成交量全面开花,因为避险和对冲通胀风险的需求激增,白银的成交量增幅甚至接近70%。
上周黄金交易集中度小幅上升至63%附近,浦发银行继续在黄金成交方面占据榜首,但是较此前一周有所下降,但是宁波银行和平安银行成交量抵消了影响。白银的交易集中度进一步接近80%。
上一周黄金在周三成交量巨大,因为黄金在刷新近9年高位后,短时间出现了一些获利抛盘。
同时和此前多份报告反映的情况一致,黄金交割量仍明显高于白银交割量,但是上周黄金白银的交割比都双双滑落,尤其是黄金此前几周都维持在30上方,但是上周跌至20附近。
铂金上周成交量有所回升,贵研金属再度成为铂金自营成交量最大的机构。工商银行占比有所下滑,因为佛山工艺代理买入量也明显放大。但即便如此,工商银行的代理买入量仍为铂金自营买入量之和。
从成交量来看,成交量最大的几个品种依次是Ag(T+D)、询价Au9999、Au(T+D)、上海银SHAG、询价PAg99.99,尤其是Ag(T+D)成交量非常巨大,自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周报和月报以来,该品种一直以绝对的优势位于成交量之首。
上周贵金属成交量都出现了大幅的上升,其中黄金成交量大增59.05%,白银成交量大增69.14%,铂金成交量大增38.23%。
上周贵金属成交量大增主要是因为避险情绪和对冲通胀需求引发的买盘推动资金大笔流入贵金属。上周黄金大涨5%,白银大涨17.79%,凸显了市场的买需激增,尤其是白银,在3月白银一度跌至11.641美元的低位,这使得金银比一度升至130,随着市场对于白银需求回升,白银的买盘激增,目前金银比已经修正至80附近。
具体到每一个黄金品种,每一个黄金品种成交不一,但是主力品种成交量主要集中在后三个交易日,尤其是周三,前两个交易日则相对清淡。
究其原因,在黄金突破1800美元关口后,市场短时间持观望立场。但是因为周三美国就业市场再添疲软的信号,黄金突破了1850美元关口,这引发了一部分买盘。而随着黄金持续走高,部分低位买单在上方获利了结。
白银的成交量主要集中在周二、周四和周五,尤其是周四,白银在出现持续性买盘后,相当一部分多单获利了结。
从黄金交易量而言,浦发银行维持第一宝座,仍以16.05%的绝对优势居于榜首。宁波银行挤掉平安银行第二的宝座,但是不足浦发银行成交量的一半。黄金的交易集中度略微上升至63.05%
白银交易方面,量化交易机构Jump Trading仍位居榜首,占比维持在20%上方,且优势再度扩大,占比高达24.32%。浦发银行占比回落至13.74%,较Jump Trading低约10%。平安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成交占比均超过了10%。
总体而言白银的交易集中度依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录得79.16%,接近80%。但成交主要集中在头部的四家机构,占比超60%,呈现出明显两极分化的态势,后六家机构的成交总量尚不及Jump Trading的总成交量。
从自营代理买入的角度来看,铂金自营和代理买入量均小幅上升,铂金买入量的代理自营比维持在4下方。
其中隐匿已久的贵研金属重新占据自营买入量榜首,工商银行维持代理买入榜首,但是工商银行的占比明显下滑,因为佛山工艺大举买入。即便如此,工商银行的代理买入量仍为铂金自营买入量之和。
黄金继续以自营成交为主,浦发银行在自营成交上独占鳌头,但是浦发银行结束了此前连续数周在自营成交方面是唯一一个占比超过10%机构的局面,因宁波银行自营买入量大增。最能体现黄金以自营成交为主的例子是,浦发银行自营成交小于平安银行的代理成交占比,但是浦发银行的自营成交量为平安银行代理成交量的2倍多。
平安银行则继续在代理成交方面仍处于领先优势,占比高达21.21%,再度站上20%关口。浦发银行代和工商银行在代理成交量方面也分别占比14.23%和10.90%,这使得黄金代理成交的集中度升至74.91%。
自营成交占比也有72.49%,凸显了黄金成交集中度有所上升。
白银则继续以代理成交为主,和此前成交总量数据反映的信息一致,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以及工商银行远远高于其他机构。值得一提的是,浦发银行连续2周未达到20%的占比,但是平安银行进一步缩小了和浦发银行的差距,录得17.69%。
从交割来看,黄金交割量远高于白银,说明黄金实物需求更强,而白银更多是场内资金。这和此前报告均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黄金交割比跌至20.98%,此前于30%上方。而白银交割比依旧低迷,仅0.76%,较此前一周进一步下滑,低于今年平均的1.57%。
黄金白银交割比双双下滑,凸显了实物需求进一步放缓,市场更多的利用贵金属头寸来对冲市场风险。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以下为7月30日(星期四)财经市场需要了解的5件大事:
1.美国四大科技公司将公布财报
周四盘后,苹果(NASDAQ:AAPL)、亚马逊(NASDAQ:AMZN)、Facebook(NASDAQ:FB)和谷歌(NASDAQ:GOOGL)将公布财报。
其中,因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企业办公活动从线下转向线上,亚马逊和谷歌云业务收入有望大幅增加。
此外,投资者还需密切关注谷歌和Facebook的广告业务表现,尤其是此前遭到大量知名广告主抵制的Facebook。
2.美国第二季度GDP携手初请失业金人数重磅来袭
美国将于北京时间20:30公布第二季度GDP初值,分析人士普遍预计将萎缩34%,创下大萧条以来最差表现。
同时,美国还将公布初请失业金人数,分析人士预计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将从上周的141.5万人增长至145万人,而续请失业金人数将保持在1620万人左右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现有加强版失业救济金将在两天后到期,但白宫幕僚长梅多斯(Mark Meadows)周三表示美国国会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距达成协议还非常遥远。
3.美股可能低开,万事达、保洁也将公布财报
周四盘前,虽然美联储周三坚持鸽派立场,并承诺将使用所有工具支撑经济,但美国股指期货仍然下跌,暗示美股可能低开。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美股行情信息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9:24(美国东部时间上午07:24),以蓝筹股为主的道指期货跌234.0点,或0.89%,标普500指数期货跌32.00点,或约0.98%,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118.50点,或1.1%。
除科技公司外,万事达(NYSE:MA)、快消巨头宝洁(NYSE:PG)、康卡斯特(NASDAQ:CMCSA)、礼来(NYSE:LLY)和UPS也将公布财报。
与此同时,百威英博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旗下啤酒销售意外增长,而雀巢业绩也超过预期。不过,大众汽车(DE:VOWG_p)录得经营亏损,并下调了股息。
4.德国第二季度GDP萎缩10%,差于市场预期
根据德国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德国第二季度GDP下降10.1%,降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9%。不过,考虑到德国尚未公布6月零售销售、工业产出和贸易数据,德国第二季度GDP数据可能大幅修正。
另一方面,德国7月季调后失业人口减少1.8万,远远好于市场预期的增加4.3万。
但受累于德国疲弱的GDP数据,欧洲股市大幅下挫。截至北京时间19:10,英为财情Investing.com欧股行情显示,欧洲基准指数泛欧斯托克600指数跌6.50点或1.77%,报361.36;德国Dax指数跌2.93%
5. 高通与华为达成长期专利协议;华为超越三星成全球手机销量第一
高通(NASDAQ:QCOM)盘前大涨11%,该公司此前宣布已与华为签订了和解协议以及新的长期的专利许可协议,其中包括交叉许可。根据协议,华为将向高通支付18亿美元的一次性许可费。
与此同时,根据Canalys的报告,华为第二季度出货5580万部手机,数量超过竞争对手三星的5370万部,成全球第一,主要得益于华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增。
不过,得益于芯片业务表现靓丽,三星电子第二季度盈利超越分析师预期。三星在周四一份文件中表示,第二季度,其净利润同比增长7.2%至5.5万亿韩元(46亿美元),分析师预估为4.9万亿韩元。同时,三星电子预计下半年手机需求将逐步恢复。
周三(7月22日)欧市欧元兑美元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行,刷新2018年10月26日以来新高1.1600,欧盟就复苏基金达成协议的利好持续发酵,新冠疫苗相关的乐观进展及美国财政刺激措均提振冒险情绪回暖,均为欧元提供支撑。
欧盟周二达成的历史性协议,为有时难以相处的欧盟带来了更大的凝聚力。BK Assset的货币策略师表示,欧洲打造的复苏计划创造了欧元的正流入和美元的负流入。
意大利总理孔特表示,欧盟就复苏基金达成协议是维护单一市场和欧盟货币联盟的唯一可能途径。法国总统马克龙称,法国将从欧盟复苏基金中获得400亿欧元。
尽管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了各国议会的潜在障碍,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初始化债务是欧盟迈出的一大步,还可能鼓励私人投资。稍晚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在当天晚些时候发表讲话,可能赞扬各国领导人取得的成就。
美国卫生部长阿扎尔指出,疫苗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进展”。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表示,美国人民可以免费获得疫苗。
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与辉瑞达成协议,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生产和交付1亿剂新冠病毒疫苗。辉瑞和药企Biontech称辉瑞,德国药企BioNTech称在2021年底前的疫苗产量将超过13亿剂。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疫苗的问世速度可能比想象的要快,已准备好大规模生产顶级候选疫苗。
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美国国会不批准新的刺激计划,以取代2万亿美元的医保法案,美国就有跌落财政悬崖的危险,美国至少需要1万亿美元才能避免这场灾难。
摩根大通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警告,如果国会在这个问题上搞砸了,这将是美国经济的一大挫折。
经济咨询公司MacroPolicy Perspectives的总裁Julia Coronado表示,如果什么刺激方案都没有通过,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将成为基本预测,太多失业的美国人正在花完手上的钱。
北京时间20:52,欧元兑美元报1.1597/99。
7月以来,A股、港股牛市行情点燃广大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入市热情,各大券商开户数量猛增。然而,市场自经历逾半个月狂欢后,恒指自7月7日开始走入下跌趋势,上证指数也自7月14日起经历连续下跌。
7月16日,上证指数单日跌幅达4.5%,恒生综合指数也受此带动实现下半年最大单日跌幅3.34%。因此,也由不少散户不禁感叹:刚完开户牛市就崩了?入市第二天就赔了,这一轮牛市要“刹车”了吗?
科技、必需消费、医疗股牛市中领涨
纵观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A股大部分涨幅均集中在端午节后的两周。恒指于3月底-4月初出现一波小幅上涨,7月以来也实现了较大涨幅。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也提到,端午节后两周期间,因中国央行10年来首次下调了再贴现利率,中国证券金融公司也下调了券商的保证金要求,市场将这一消息解读为中国央行有继续宽松的倾向。其中,关于放松券商保证金的消息,也是自2015年泡沫以来监管机构的一次重要的放松。
然而,港股、A股市场在近几日出现的连续下跌,则给投资者热情浇上了一盆冷水。其中,7月16日,上证综指出现“股灾级”下跌,单日跌幅达4.5%,于2008年以来单日跌幅排名第31名。与此同时,港股恒生综合指数于7月16日单日跌幅达3.34%,于2008年以来单日跌幅排名则达第68位。
实际上,所谓“牛市多急跌,熊市多阴跌”,在港股历年几轮牛市中,也不乏许多单日急跌的案例。其中,2003-2007年间,恒生综合指数共有48个交易日单日跌幅超过了2%,最大单日跌幅达4.89%,有6个交易日单日跌幅超过了4%;2009年、2013年7月-2015年6月、2016年6月-2018年6月,单日跌幅超过2%的交易日也分别达到22个、11个、及12个。
其中,纵观6月中下旬以来港股市场表现,港股各行业板块于6月15日-7月6日期间总体市值增幅达13.88%。其中,端午节后(6月30日-7月6日)涨幅便达9.04%。
6月中以来,港股所有行业板块市值于该期间均实现上涨,涨幅排名前三的板块分别为信息技术、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医疗保健板块,涨幅分别达21.85%、18.71%、15.08%。
7月7日,恒生指数开始出现跌势,截至7月16日,港股各行业板块总体市值较7月6日下降3.32%。其中,房地产、金融、能源成为在此期间领跌的板块前三,跌幅分别达8.01%、6.97%、6.37%。
对于此次市场的下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表示,下跌因素主要包括此前指数快速拉升,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市场出现调整信号就会引发很多抛盘;外资近期持续流出,获利了结等。而面对此次牛市趋势,多数机构及分析师则仍对港股中长期价值表示看好态度。
券商看好港股中长期表现
面对港股市场后市表现,国信证券保持乐观观点。该行认为,A/H股进入全面牛市,2020年下半年将加速上涨,恒指年内30000-33000点可期,与此同时维持2021年恒指站上40000点大关的判断。
其中,国信证券认为,一方面,美联储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释放天量流动性,充盈的美元需要到全球寻求优质资产配置,而中国能有效控制卫生事件实现经济快速恢复增长,将成为资金流入的首选目的地。
方正策略则将此次市场急跌初步判断为牛市中的调整,不改牛市基调。其认为历史上牛市中的调整较为剧烈,多为布局机会。调整中重点关注低估值大金融板块阶段性补涨和成长科技行业长期产业趋势演进的配置机会。
与此同时,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目前恒指表现与港股的新经济结构性行情形成巨大反差。2019年初至今,恒生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必需性消费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行情,而恒指受金融地产权重过大拖累而出现下跌。
目前,港股积极改变发行制度和指数编制规则,短期已上市新经济龙头纳入恒指,资讯科技业在恒指的权重将显著跃升至24%;中期更多符合条件的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甚至从美股退市,回归港股;资讯科技行业比重有望超过金融达到40%,则将助力港股整体市值结构从量变到质变,进入“新核心资产”驱动的新时代。
广发证券则表示,叠加“美元弱、港元强、人民币反弹”的汇率条件利于资金流入与盈利预期上修,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继续看好中期港股牛市。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于6月的研报中表示,在3月的暴跌中,恒指触及了当前周期的低点,且这个低点不太可能被突破,A股和港股都有长期投资价值。其中,A股和港股也可能会受到美国成长股泡沫破灭的影响。但即便是有影响,价值投资者也不会拒绝更好的价格。
此外,其也于7月报告中表示,尽管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性细节,但自上而下的政策总体上对于资本市场是非常支持的。同时,其量化分析显示全球范围内,价值股跑输成长股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极端。因此,价值股、周期股应该开始跑赢。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长期布局的机会。
财联社(深圳,记者 覃泽俊)讯,券商基金业再迎利好,监管鼓励行业进行并购重组与股权激励。
7月17日,证监会有关部门向派出机构发出《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的文件,文件中指出,为提升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证监会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一是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二是支持券商、基金开展股权激励计划。派出机构在收到文件后将向辖区内券商、基金转发。
行业人士认为,经济转型中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能帮助券商实现迅速发展适应需求;此外,外资持股比例放开,为应对海外竞争,需要券商有充足的资本金与创新能力;最后,并购整合能够改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带动行业ROE整体提升。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证券行业先后经历了四次并购浪潮,分别是分业经营、综合治理、“一参一控”、市场化并购。每一轮并购浪潮之下,都有券商脱颖而出。
并购重组促进快速发展
证监会在《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中提出,为推动行业做大做强,证监会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机构实施市场化并购重组,在资本实力、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为充分发挥并购重组效应,实现母子公司协同发展,证监会支持行业机构在有效管理不正当竞争、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前提下,探索更为灵活的母子公司发展定位和业务范围。
从过去券业的发展来看,自90 年代以来,国内证券行业先后经历了四次并购浪潮,分别是分业经营、综合治理、“一参一控”、市场化并购。
华泰证券正是受益于此。2001年至2006年,华泰证券则抓住行业调整时机进行了一系列的低成本扩张:2003年参股南方基金,2004年与AIG合资组建了友邦华泰;先后收并购亚洲证券、信泰证券、参控股联合证券;2016年,公司收购美国TAMP(统包资产管理平台)行业的第三大公司AssetMark,完成首次境外战略收购。
中信证券也是通过收并购扩大版图的典型。1995年成立以来,中信证券已收购了万通、金通、广州证券等三家券商,主导了华夏证券的重组并参与组建了中信建投证券。
此外,强强联合也是券商扩大规模的方法,以申银万国以换股方式吸收宏源证券为代表。
2010年以来,券业掀起市场化并购浪潮。根据方正证券研究所统计,2010年以来,行业累计发生42件并购事件,交易规模突破700亿元,单笔来看,交易规模屡创新高,如中金公司167亿元收购中投证券;分类型来看,既有包括头部券商整合中小券商拓展布局区域,如中信134.6亿元收购广州证券,也包括中小券商间的联合以及“一参一控”要求下同一派系的整合,同时国内券商积极通过海外并购拓展海外业务,如中信收购里昂证券。
自去年11月份证监会提出“航母券商”以来,今年多家券商传出合并传闻,其中更以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的合并传闻备受市场瞩目。
东方证券非银分析师认为,通过外生并购、头部券商强强联合的方式是打造航母级券商的捷径,也将助推我国证券行业快速做大做强,快速提升资本市场直融功能与系统重要性。分析指出,头部券商间并购符合监管引导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并有望获监管的鼎力支持,我国证券行业也有望掀起新一轮的强强并购浪潮,加速头部集中化趋势,加剧行业内部分化,强者愈强,重点利好头部券商。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公司也曾出现收并购,此前中信证券收购华夏证券后,中信基金和华夏基金进行了合并。
多家券商、基金完成股权激励
证监会发文中提到的另一个重点是支持股权激励。
证监会指出,为支持行业机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公司活力,证监会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按照《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等规定,在有效防范利益输送、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的前提下,通过直接持股或者设立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有限合伙企业等形式实施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计划。
从过往实施案例来看,中信证券2006年即完成了股权激励。
2015年的股权激励大潮中,国元证券、海通证券等10余家券商纷纷推出了自家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表态要积极推进。最终兴业证券与国元证券属于已上市券商中率先完成的两家。
2018年来已有中信证券、国盛金控、华创阳安、方正证券、东吴证券和招商证券等券商先后发布股票回购预案。其中招商证券在今年初完成了股票的回购。
今年三月,新《证券法》实施后,关于金融机构股权激励的法规正式明确,随后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均提出了大规模的股权激励计划。
此外,在券商的海外子公司中,海通国际自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实施了5年。
证券公司向来是人力资本高度密集的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人才竞争激烈,目前激励主要以短期激励为主,缺乏中长期激励政策,所以导致人员流动较高。
平安证券表示,券商行业确实需要引入“股权激励”等金手铐政策,激励员工、尤其是核心骨干人员与公司长期共发展。具体来看,一是有利于稳定激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这是公司最核心的经营人员;二是有利于券商长周期业务:例如投行IPO/并购,PE等,这些业务属于长周期业务,实施股权激励后,有利于员工聚焦做好长周期业务;三是IT人员:互联网科技公司大多实施了股权激励或期权,对人才的激励和吸引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
基金公司中,自2019年新《基金法》明确,公募基金公司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已有南方、易方达、天弘、银华、汇添富等多家基金公司实现了股权激励破冰。此外在基金公司中,前海开源、长信、北信瑞丰、创金合信等20多家基金公司设立了员工持股平台。